返回上一页

科洛资讯中心

取消

首页 > 资讯频道 > 防水技术

硅质防水密实剂的发展过程

科洛防水 2025-04-02 02:37

硅质防水密实剂,更具体地被称为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99年的美国。这项创新技术由著名化学家霍尔所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KELO(科洛)。起初,这种材料主要用于二战期间美国地下军事掩体的抗裂防渗和防水防潮工程,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实际应用验证,其卓越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

硅质防水密实剂的发展过程

一、品牌介绍

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最初应用于军事掩体的防水防潮,到如今广泛应用于全球148个国家的各类建筑工程,累计施工面积高达98亿平方米,科洛防水技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国际建筑防水领域的佼佼者。


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的核心在于其专有的铝钙抑制剂,这种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水泥中C3A的早期快速水化,从而大幅度降低水泥早期的水化热,减少因水化热过高而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避免或减少了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它还能使C2S和C3S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二、适用范围

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设施、屋面、外墙、卫浴间及厨房等防水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城市综合管廊、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防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堤坝和地下建筑设施等防水工程;以及军工、核电、煤矿、盐湖等特殊环境下的工程,如喷射混凝土的防水防腐等。


三、产品介绍

掺入科洛液态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的混凝土,在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上均有显著提升。具体而言,它可以减少0.2%的高效减水剂用量,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7天的抗压强度可提高10%,28天的抗压强度可提高13%。此外,它还能提高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保塌性及和易性,改善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增加拌合物的粘稠度,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在减水剂掺量不变的条件下,掺入科洛抗裂减渗剂的混凝土可以降低用水量2-3KG/m³,从而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升温过高的问题。同时,它还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补偿混凝土干燥收缩,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耐久性能和和易性,以及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


四、四大优势

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四大显著优势:


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增加拌合物的粘稠度,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解决温缩开裂问题:通过内掺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几乎保持一致,避免了因温度差异而引起的温缩开裂问题。

提高抗压抗拉强度:掺入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显著提升,增加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

代替膨胀剂、泵送剂、纤维: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后期开裂更加严重,而掺纤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开裂能力,但影响了和易性。相比之下,掺入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后,在不影响和易性的基础上,提高抗开裂能力,同时可省去泵送剂,并具有很好的保塌落功能。

五、性能指标

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的性能指标严格遵循国际相关标准。具体而言,其28天收缩率不得大于100%,28天极限拉伸值不得小于115%,极限拉伸值不得小于100×10⁻⁶,28天渗透高度不得大于30%,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2。这些性能指标确保了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灌浆对比

在灌浆工程中,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灌浆材料相比,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在灌浆速率、灌入量及渗透半径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灌浆主要技术要求:灌浆工程主要关注渗透半径、灌入量比以及凝结时间与强度等指标。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在这些方面均表现出色。

灌浆技术目前的难点:传统的灌浆材料在高压状态下容易离析,影响灌浆速度、灌浆量及有效渗透半径。而掺入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后,能形成一种化学反应,将水分散成更小的水颗粒,同时与水泥颗粒互融形成微小水泥浆体,既不离析又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

效果:在同等条件下,掺入科洛抗裂防渗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单位灌入量可提高25-65%。这主要得益于科洛抗裂防渗剂对水泥水化程度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浆体互融性的优化。

结论:与普通水泥和超细水泥相比,掺入科洛无机纳米抗裂防渗剂的水泥在成本效益和灌浆效果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虽然其成本比普通水泥高50%,但比超细水泥低50%,且效果最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科洛硅质防水密实剂成为了众多工程师和施工单位的首选材料。